【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保护个人金融信息

日期:2019-06-28 10:21:02

507ef1a3a99724a8d335495dd49367b9.png

在金融业虚拟化和网络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现代社会,个人金融信息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严重侵害客户信息安全、资金安全。因此,加大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宣教力度,提高用户对个人金融信息的认识和安保意识,势在必行。

一、什么是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

二、什么是个人金融信息?

个人金融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财产信息、个人账户信息、个人信用信息、个人金融交易信息、衍生信息,以及金融机构在与个人建立业务关系过程中获取、保存的其他个人信息。

【个人身份信息】

包括个人姓名、性别、国籍、民族、身份证件种类号码及有效期限、职业、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家庭状况、住所或工作单位地址及照片等;

【个人财产信息】

包括个人收入状况、拥有的不动产状况、拥有的车辆状况、纳税额、公积金缴存金额等;

【个人账户信息】

包括账号、账户开立时间、开户行、账户余额、账户交易情况等;

【个人信用信息】

包括信用卡还款情况、贷款偿还情况以及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反映其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

【个人金融交易信息】

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付结算、理财、保险箱等中间业务过程中获取、保存、留存的个人信息和客户在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发生业务关系时产生的个人信息等;

【衍生信息】

包括个人消费习惯、投资意愿等对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所形成的反映特定个人某些情况的信息;以及在与个人建立业务关系过程中获取、保存的其他个人信息。

三、如何增强防范意识?

1、切勿把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

2、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透露个人金融信息、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也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金融信息。

3、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谨防个人信息被盗。

4、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例如:“仅供申报**信用卡用”,以防身份证复印件被移作他用。

5、不要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对写错、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应撕碎或用碎纸机及时销毁,不可随意丢弃,以防不法分子捡拾后查看、抄录、破译个人金融信息。

6、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号码、手机短信和邮件。警惕向您询问个人金融信息的电话及电子邮件,在任何情况下,法院、警方都不会要求您告知银行账户、卡号、密码或向来历不明的账户转账,如遇到此类情况,应予以拒绝,必要时立即报警。

四、如何保护个人敏感信息?

1、保管好账号、密码和USBKey(或称Ukey、网盾、U盾等)

不要相信任何套取账号、USBKey和密码的行为,也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您的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

密码应尽量设置为数字、英文大小写字母的组合,不要用生日、姓名等容易被猜测的内容做密码;

如果泄露了USBKey密码,应尽快办理补发或更换业务。

2、认清网站网址

网上购物时请到正规、知名的网上商户进行网上支付,交易时请确认地址栏里的网址是否正确。

3、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

从银行官方网站下载安装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安全控件和客户端软件;

设置windows 登录密码, WindowsxP 以上系统请打开系统自带的防火墙,关闭远程登录功能;定期下载并安装最新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安全补丁;

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并及时升级更新。

4、提升安全意识

使用经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网银证书,建议同时开通USBKey 和短信口令功能;

开通短信口令时,务必确认接收短信的手机号码为本人手机号码;

不要轻信手机接收到的中奖、贷款等短信、电话和非银行官方网站上的任何信息;

不要轻信假公安、假警官、假法官、假检察官等以“安全账户”名义要求转账的电话欺诈;

避免在公共场所或他人计算机上登录和使用网上银行;

退出网上银行或暂时离开电脑时,一定要将USBKey 拔出;

操作网银时建议不要浏览别的网站,有些网站的恶意代码可能会获取您电脑上的信息;

建议对不同的电子支付方式分别设置合理的交易限额,每次交易都请仔细核对交易内容,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在交易未完成时不要中途离开交易终端,交易完成后应点击退出;

定期检查核对网上银行交易记录。可以通过定制银行短信提醒服务和对账邮件,及时获得银行登录、余额变动、账户设置变更等信息提醒。

在此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是金融机构日常业务工作中积累的一项重要基础数据,也是金融机构客户个人隐私的重要内容。如果出现与个人金融信息有关的不当行为,会直接侵害客户的合法权益,因此,在数字金融时代,每位金融消费者需要不断提升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保护个人资金安全。